菜谱大全- 佛手柑粥,茯苓包子,淮山药泥,黄羊大米粥
佛手柑粥
【菜名】 佛手柑粥 【所属菜系】 全部 【特点】 健脾养胃,理气止痛。适用于年老胃弱、胸闷气滞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嗳气呕吐等症。 【原料】 佛手柑10~15克 粳米50~100克 冰糖适量 【制作过程】 将佛手柑煎汤去渣,再入粳米、冰糖同煮为粥。可供早晚餐或作点心食。温热食。
茯苓包子
【菜名】 茯苓包子 【所属菜系】 全部 【特点】 安心养神,健脾开胃,除湿化痰,利水肿。适用于脾胃虚弱、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。 【原料】 茯苓块30克、面粉1000克、鲜猪肉500克、生姜、百合胡椒、香油料酒、食盐、酱油、大葱、骨头汤各适量【来源】民间方 【制作过程】 1. 将茯苓块放入锅内,每次加水约250克,每次煮提1小时(以沸计时)共加热煮提3次,3次药汁合并滤净成茯苓水500克待用。2. 将面粉倒在案板上,加入发面300克、温热茯苓水,使成发酵面团。3. 将猪肉剁茸,倒入盆内,加酱油拌匀,再加其余调料,搅拌成馅。4. 按常规制成包子即可。
淮山药泥
【菜名】 淮山药泥 【所属菜系】 全部 【特点】 健脾和胃。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便溏、腹泻等慢性肠胃病。 【原料】 淮山药200克、豆沙150克、京糕100克、水豆粉50克、白糖150克、猪油100克【来源】民间方 【制作过程】 1. 将淮山药粉碎成细末,加入白糖50克,加水少许,搅成细泥,置1碗中;京糕加工成细泥,另置1碗内,加白糖25克,拌匀;豆沙另置1碗中,3个碗均上笼蒸熟透后,取出待用。 2. 将炒锅烧热,下猪油,倒入淮山药泥,炒至浓稠时,盛在盘子的中间将炒锅下猪油,依次再炒京糕泥和豆沙,分别盛在淮山药泥的两边。 3. 将手勺置武火上,加清水少许,白糖75克,烧沸去沫,用水豆粉勾成芡汁,浇在三泥上面即成。
黄羊大米粥
【菜名】 黄羊大米粥 【所属菜系】 全部 【特点】 健脾益胃。适用于脾气虚弱、消化不良、泄泻下痢、纳少乏力等症。 【原料】 黄羊肉100克 大米100克 淮山药30克 白扁豆15克【来源】民间方 【制作过程】 先将黄羊肉切细,再与米、山药、白扁豆同煮粥。【用法】可作晚早餐食用。